中西医结合学科简介

发布时间:2024-09-23浏览次数:15

发展历史: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医学门类中的新兴交叉学科。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处在既有博大精深的传统医学(包括中医药学及其他民族医学,简称中医学),又有高度发展的现代医学(俗称西医学)的背景下,由国家大力提倡,并已经取得显著成绩的一正在蓬勃发展的新生学科。中西医结合医学已经成为我国医药卫生领域中,与西医学、中医学并存的三支力量之一,在理论上不断发展,在实践中受到广泛认可和重视。本学科2007年获得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012年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2017年获批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学科拥有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中西医结合临床2个专业,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方向包括:疑难杂症的发病机制与防治、肿瘤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研究、代谢性疾病的防治基础研究、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中医证候物质基础及中药药性基础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向包括:中西医治疗肿瘤的临床评价与机制研究、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研究、呼吸与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研究、代谢性疾病与退行性疾病的防治研究。

学科教师团队:学科现有专任教师44人,其中高级职称30人,中级职称1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0人,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拥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医药领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技术管理专家1人,国家级和省级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各2人,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属高校优秀青年人才联合基金计划项目负责人1人,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项目负责人1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负责人2人,齐鲁扁仓中医药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各1人。

学科实验室平台建设情况:山东省中医证候研究重点实验室1个,中医药研究所1个,临床教学基地8所、中医学实验教学中心1个、中医临床技能实训中心1个。

科研、获奖情况:近五年,本学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其中面上项目4项,青年基金6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12项,包括重点研发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中医药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2项,青年基金7项;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项目4项;科研总经费近3000万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中医药学术著作10部。2014年以来,获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厅局级科研奖励7项。

人才培养情况:近五年,学科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50余人。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50余篇,积极参加各级别研究生论坛和竞赛,并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这体现了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上的独立性和深度,也为其未来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研究生能够系统地梳理和展示自己在中西医结合领域的研究成果,体现了其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或继续深造或从事临床工作,或从事中西医结合相关的管理工作,或从事医学教育工作。

服务地方或社会成果转化情况: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具有中西医结合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在地方医疗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举办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促进了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举行义诊和中西医科普宣传活动,服务于民众,提高了民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中西医结合学科在服务地方或社会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提升毕业生临床诊疗技术、加强教育与培训以及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式,中西医结合学科为地方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